前陣子爆發的三姊弟布丁事件引起社會上許多人的謾罵,有人不能諒解為何姐弟們和阿嬤明明開始有能力買iphone和名牌眼鏡之後,卻還要繼續靠販賣布丁來搏取社會大眾的同情,甚至被指責態度不佳。當然後續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觀點來評論分析整起事件,然而我今天不是想要為他們平反,而是希望能提供個人的觀點來重新看待整起件事的結構和台灣教育的問題,我認為這整起事件可能有著複雜的人心變化過程,同時也反映了社會救助與台灣孩童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下我簡單劃分三個段落來說明我的觀點,第一部分先說關於「社會救助的潛在問題」,第二部分則欲說明「台灣孩童自我認同教育的缺乏」,最後以「一個被過度簡化看待的社會」總結。
社會救助的潛在問題
在去年12月時我參加NPOst舉辦的「公益交流站」活動上,首次聽到「人生百味」創辦人朱剛勇描述對社會救助的一個有趣現象,事情是這樣子的,「想像一下有一天你走在街上,遇見一位推著輪椅的阿嬤向你兜售口香糖,你覺得他這樣販賣口香糖很辛苦,所以你好心跟他買了口香糖,然而過了幾天後你到了麥當勞要買晚餐時,卻看到那位當時在街口跟你兜售口香糖的阿嬤排在你前面,還點了比你貴一點的大麥克套餐,這時你的心情會不會覺得不太舒服?」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們似乎會覺得弱勢就該有弱勢的樣子,好像不該出現在麥當勞,還點了比你貴一些的餐點(或者說過得比你好的感覺),心想怎麼不把錢存下來拿去做別的事呢?
這個故事與三姊弟販賣布丁的樣態似乎有點類似(這邊不是要討論到底是不是欺騙),然而這時我不禁想問『當初我們提供救助的理由不就是希望他們生活能過得好一點嗎?』這的確是個弔詭的心情,其實UCLA的學者研究發現當你借錢給別人時你會更在乎對方如何使用這筆錢,當對方把錢花在享樂物品上,而非實際用途上時你會較生氣(金錢買得到快樂嗎?金錢與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張群)。
我想社會救助的心情與借錢多少有點雷同,但我們到底該如何破解這樣社會救助的弔詭情節,我想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議題,因此我認為「社會救助不應該只停留在物質的幫助」,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覺得好像捐錢、捐東西、幫忙買等行為就能夠幫助到弱勢,問題好像就得到解決了,然而卻很少機會去進一步思考停留在物質的幫助所衍伸的問題。要面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回過頭來看看物質幫助的背後所反映的心理價值觀為何,這是不是代表著我們看待弱勢的一方時認為其本身是「沒有能力的」,這裡的能力不是指物質、金錢上的能力,而是人本身成長、改變、突破環境困境的能力,我認為這是人本身的一種能動性,當我們進行社會救助的時候不應該忽略這種能動性,過度把對方看成「沒有能力,僅需要幫助的個體」,這樣的看待其實容易弱化或限制了個體成長、發展的可能性。
記得有一次在學校上課時,我身旁坐了一位視障生,我當下其實有點坐立難安,因為我會時時關注他是否需要任何協助,擔心他不知道東西在哪,需不需要幫忙拿等等,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視障生,然而我觀察整堂課的過程中所有的活動細節他都能處理自如,甚至還回過頭來問我『他是不是有擋到我看投影幕的視線』,當下我其實有點震驚,心想「他怎麼知道我在他的哪個方位」(因為我幾乎沒有出聲,只是靜靜聽課),結果竟然是他不僅不需要我的協助,還關心我是不是需要幫忙。
這個經驗實在給我心裡重重的一擊,我們總覺得弱勢就是需要幫助,卻忽略了他們自主成長、應對生活的能力。我這樣說並不意味著他們不需要幫忙,他們的確是在某些層面需要幫忙的,但不是等於其他部分都沒有能力,就以三姐弟的例子來說好了,他們在失去母親,只剩阿嬤一人可以扶養他們的時候的確需要經濟上的援助,然而他們有成長的動能,在經濟得到滿足後應該有足夠的能力去學習如何處理賣布丁所得來的錢,去處理如何面對社會大眾和自己的言行,然而為什麼沒有?
因為這部分被忽略了,當只要靠賣布丁就有錢不斷湧入,就能賴以維生,此時何須再去思考接下來的事,理所當然就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此時可能也是人心改變的開始,開始覺得拿人錢財理所當然,卻忘了這些錢的來源有許多部分是「救助」成分。我認為三姐弟和阿嬤的情況在這個層面上也相對特殊,三個小孩(應該算青少年)沒有母親,父親也不見得真正關心教養的問題,誰來教會他們這些事,誰來教會他們要如何規劃運用金錢的方式,如何讓賣布丁的行業轉型或再精進,成為真正的事業,而非僅僅靠帶著愛心的金錢收入生活,而是靠真正對等的金錢收入生活。因此「誰來教」成為一個問題,物質幫助之後呢?或許別忽略了「他們有能力學會如何釣魚」。另外,或許我們更需要給弱勢者一點時間去思考、學習和改變。
台灣孩童自我認同教育的缺乏
物質幫助是一時的,而教育與陪伴是長遠的,這時或許我們需要回過頭來思考「姐弟們為何也買iphone、買名牌、發一篇篇的炫耀文」,這是一個真真實實的教育問題呀,前陣子看到網路上一位老師發表的文章(窮沒關係,但又窮又不把錢花刀口上才是最大的危險/hibernation),文章中提到這個現象不是布丁三姐弟才有,是現在許多弱勢家庭的小孩都有的通病,我想甚至不只是弱勢家庭吧,多數小孩也都很常見這樣的物質價值觀「我有iphone、有平板,我和你們一樣」,這種心態連大人也很常見啊,只是弱勢家庭的孩子更想凸顯自己的相同罷了。
我想這是台灣教育只重視單一價值的影響,很少人會去關心孩子的「自我認同」問題,一個人的價值難道是用「穿什麼衣服、用什麼手機」來判定的嗎?難道一定要和別人一樣嗎?孩子能不能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去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甚至喜歡自己的與眾不同,也欣賞別人的不同呢。去年12月17號柯文哲宣布於今年10月28日正式廢除已經實施40年的「台北市各國民小學寒暑假作業實施要點」,這件事引起社會大眾議論紛紛,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我在巷子口社會學網站看到一篇文章,提到關於弱勢家庭與一般中產階級家庭孩子學習上差距的辯證觀點(寒暑假作業的意義/石易平),我認為這是個有趣的議題,當我們只以一種標準來評價孩子的學習時,那寒暑假作業的設置或許真的能夠減輕孩子在這個標準之下的分數差距,然而孩子的學習難道就只有一種標準嗎?
我想不盡然是如此,我認為孩子的差異性是更需要被重視的,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優勢與長處,當我們只用一種標準來評價孩子的學習時,那在這個標準之下表現不好的孩子就會因此失去自信,失去自我認同的可能性。將這個議題放置到買平板、買iphone的問題上也是一樣,當只有買平板、買iphone才顯得受重視,用這個單一標準才代表『有價值』時,經濟上相對弱勢的孩子自然很難看到自己「省吃儉用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是種負責任表現」的價值,更難以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信,慢慢地就成為別人眼中沒自信、平凡的孩子,或者靠著追求大眾眼中的評價標準來維持的假自信(我覺得很像小王子裡大人們在追的星星)。因此,我認為教育需要重視個體差異,近幾年台灣開始重視偏鄉教育,我也很開心看到許多人投入偏鄉,而我想偏鄉和弱勢家庭的孩子一樣,需要的都不是拿著高度發展城市或好成績的單一標準來對待,更需要的是「學會去看見自己在地化與本身既存的價值」吧。
一個被過度簡化看待的社會
時常會看到許多社會問題在網路上引起網友爭論,甚至筆戰,當然偶爾也會出現幾篇書寫得不錯的文章,但比起用留言筆戰,我更想支持深度思考社會結構或人心變化過程的文章,覺得有些爭論容易流於某種過於簡化的意識形態,例如「三姐弟布丁」的問題,會開始爭論姊弟的行為到底有沒有欺騙、又或者是不是過度苛責,當然釐清事情真相是重要的,但表面問題背後所衍伸的或許是更錯綜複雜的社會結構或社會脈絡,畢竟社會問題常常是動態變化的過程,我想這個社會更需要的或許是我們長期投入關注與深度思考現象背後諸多因素的可能性,而不是只停留在「騙或不騙則幫或不幫」的問題上。
文/小熊秘書
圖/網路圖片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