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6319.JPG

 

十二月二十七號這一天是宜蘭舉行公開課博覽會的日子,地點位於羅東鎮的成功國小與東光國中,總共有12間學校、14位老師帶領14堂不一樣的公開課程,例如:自然、數學、國文等等,每位參與的教師都可以挑選自己想要觀課的教室,自由進出教室進行觀課。

 

今年,我正好擔任羅東鎮某間國小的替代役,有機會可以跟著學校一同參與這次的公開課博覽會,兩年前我開始接觸佐藤學的書籍與教育理念,對於學共體很是嚮往,但是從未實際參與公開觀議課,這次的博覽會將老師們平常在學校裡進行的備觀議課操作形式帶到博覽會上,上午進行說課、觀課、議課的公開課,下午則是現場教師與日本教育大師佐藤學、國北教歐用生教授(曾經多次到日本取經)、台師大陳珮瑛教授、新北秀朗國小林文生校長等多位專家學者一起進行教師研討。

 

這次參與公開課的心得很多,因此我把想要講述的內容拆成兩篇網誌來分享,分別是上午場的「觀議課篇」下午場的「專家研討篇」

 

上午場:自然課觀議課

早上公開觀課的時間,我選擇了自然課教室,這堂課由羅東國小葉鴻楨老師帶領五年級的學生一起探討「聲音」,課程主題是「聲音的變化-聲音的大小」,整個班級共24位學生,分成六個組別,一組四個人並盡量將男女均分在各組(這是佐藤學教授對於協同學習建議的分組方式)。

本堂課的目標是希望孩子「能提出聲音大小和物體振動程度有關的證據」,課程內容則包括:1.學習再憶與引起動機、2.情境布題、3.小結、4.情境佈題、5.探究與驗證、6.問題發現與解決、7.分享規劃與再思等七個步驟(見下表)。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教學資源 時間 評量方式
1.學習再憶與引起動機 趣味短片觀察紀錄與發現 南一版五上課本 3分鐘 口語發表
2.情境佈題 分組操作,以音叉為例,證明聲音大小變化是因為物體振動強弱所造成的差異。

音叉、小水盆

3分鐘 口語發表
3.小結 聲音的大小也稱為音量,輕敲聲音小,用力敲聲音大。   1分鐘  
4.情境佈題

想想看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驗證聲音的大小變化是因為物體振動所造成的差異。

紀錄單 4分鐘 實驗設計記錄單
5.探究與驗證

1.利用材料,驗證聲音大小變化是因為物體振動強弱。

2.觀察與紀錄驗證過程。

材料箱(包含五種材質的材料) 10分鐘 實驗設計記錄單
6.問題發現與解決

1.從探究與驗證的過程中,是否能有效的觀察到聲音大小變化是因為物體振動強弱。

2.請討論並設計如何利用適合的器材,提升有效的觀察到聲音大小變化是因為物體振動強弱。

  15分鐘 實驗設計記錄單
7.分享歸納與再思

1.依據各組創思的設計進行討論。

2.教師示範驗證實驗。

3.下課後進行討論、再思與創作。

  4分鐘 口語表達

 

所謂的觀課其實還可以再分成「內觀」與「外觀」,這堂課裡每個小組各有一名內觀老師(共六位),負責觀察紀錄孩子們在小組內的學習反應,包括對問題的回應、思考以及與同儕的互動、對話等等,其餘在課堂外圍游移走動的人(例如我)則屬於外觀(公開課形式才有),主要觀察老師的教學與引導,並向該課堂老師學習其優勢與特色。

佐藤學非常強調觀課如同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協同學習,重點在於「互學」而非「互教」,觀課要避免成為教師評鑑,如此老師們才會願意打開教室大門,讓教室不再是過往由老師一人負責的班級王國。

IMG_6323.JPG

▲孩子們投入學習的樣子

前半堂課

在這堂課中,我看見老師設計好每個小組(4人)都會拿到兩組教具(音叉和材料箱),所以自然而然小組成員形成兩兩一組的對話模式,兩人共同使用一組教具,並一起探索聲音的原理。我看見有的學生一人拿著音叉另一人敲打,也有一人敲打另一人試著用手去感受音叉的振動,或是輪流使用音叉。

第一次的情境佈題結束後,老師詢問班上同學發現了什麼,此時一位男生小智舉手說「敲打音叉的力道不同,感受到的振動不同。」另一位男生小安也舉手說「大小力道不同,聲音的大小不同。」有一位女生小寶則舉手說「敲打不同地方,聲音的大小不同。」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第三位女生同學的回答跳脫了老師預設的探索框架(證明聲音大小變化是因為物體振動強弱所造成的差異,見上表2活動內容),這是佐藤學在學共體中非常強調的課堂「意外」,老師要能容忍意外的發生,甚至順著意外的推演發展出跳脫教學設計的課堂。

 

後半堂課

第二次情境佈題是本堂課的重點,老師發下材料箱,裡面包含金屬石、塑膠、絨毛布、桌球等不同材質的物品,接著老師請學生試試看將敲打後的音叉觸碰各種不同材質的物品,感受物品的振動有何差別。

此次我看見學生們的互動,有的小組會由一人負責敲打音叉觸碰物品,另一人負責換被敲打的物品;有人的則是拿著敲打後的音叉觸碰自己的頭髮、衣服或桌面;有的人則會用手去感受不同材質物品的振動。

過程中我看見第一組一位男生小佑手裡拿著音叉和另一位夥伴遲遲不知道該做什麼事,也不敢問老師,最後他們詢問了對面的同學才開始兩人的小小實驗。

這場景讓我想到學共體中四人小組設計的用意在於主要的學習對話在兩人之間發生,但是當兩人遇到障礙使得學習無法前進時,此時同組的其他夥伴就成了最佳支援,學生要學會自己勇敢向身旁的同學提問來拯救自己的學習障礙

 

接著,老師保留一段時間讓同組的孩子互相討論自己學到了什麼,此時有一組的孩子們討論的特別熱烈,主要是四人中的兩個人在爭執誰的觀察與理解正確(這兩人是屬於不同的小小組)。

女同學小寶認為「振動力道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越輕的東西振動幅度越大,所以聲音應該也越大」,坐在小寶正對面的男同學則反駁說「那羽毛呢?羽毛很輕啊,但是我怎麼覺得羽毛不會發出多大的聲響。」

最後兩人相約課後再向自然老師藉借音叉,並用羽絨外套裡的羽毛來做實驗,看看誰對誰錯(這段對話是後來課堂結束,在議課時由該組內觀的老師提供的訊息)。

其實這又是一次「意外」,學生的學習再次跳脫老師原先設定的框架,老師原本只期望學生透過音叉與物體的接觸來了解振動幅度與音量之間的關係,但是現在多了「材質」這個變項出現,由不同材質的物體作為傳遞聲音的媒介,音量自然不同,雖然孩子們還沒理解到這個程度,但是這項觀察開啟了孩子對聲音的另一項探索,並且跳脫老師原先預定的課程目標又往前了一步。

 

結尾

整堂課下來,老師的發言很少,學生很投入在與教材的互動中,並且能小聲地與身旁的人討論對話(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有許多旁觀者導致他們不至於太調皮),整個氛圍相當寧靜且有秩序。

課堂末尾,老師詢問孩子們剛剛都分享了些什麼,學到什麼,有人說「金屬材質的聲音傳遞效果最佳」、有人說「絨毛材質會吸收聲音的振動」、有人說「物體重量與聲音大小有關」等等,這些寶貴的發現都來自孩子對眼前事物的探索,來自孩子與世界的對話。

此時,我想起佐藤學對於學習的定義「透過與事物的相遇與對話—構築世界;透過與他人的相遇與對話—構築同伴;透過與自己的相遇與對話—構築自我」

 

IMG_6325.JPG

▲觀課場景

午休閒聊

中午用餐與休息時,我把握時間與其他老師交流,詢問其他課堂的情況。

有老師去觀看數學課,說數學老師在教導孩子認識面積的概念並學習計算,老師透過各種幾何圖形的紙版拼揍練習來讓孩子們認識面積。

另一位老師則觀看了國文課,老師希望孩子學習如何有條理的論述一件事情,因此透過TED演講影片為例,讓孩子探討並辨識其中論點與論據的差異。

不同領域的課程,老師們各自發揮巧思設計課程與教材,藉由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哲學,讓孩子開始與世界對話、與同儕對話、與自己對話,而老師們也成為最佳的學習者典範,透過公開課互相學習。

 

IMG_6331.JPG

▲議課場景

 

◉ 若想一窺現場風景,可點擊2017/12/27宜蘭觀開課傳送門

◉ 推薦閱讀:

1. 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

2. 學習革命的願景:學習共同體的設計與實踐

 

圖/小熊秘書

文/小熊秘書

arrow
arrow

    小熊秘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